12月18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小米造车的经历和现状。
雷军表示,小米造车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因为今天智能电动汽车的本质就是汽车工业跟消费电子工业的整合,是一个大融合,所以进入汽车行业对小米来说,虽然有挑战,但总体难度可控。“我们第一辆车投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过了100亿元。”雷军说道。
对于小米当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雷军认为,今天在小米所处的这些市场领域里面,还存在着大量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小米才刚刚开始。一方面小米扎根中国市场,做好内循环;另一方面要坚定信心进行全球化。“我觉得这就是小米所选择的路,在这条路上还有巨大的机会。”
小米汽车参数已曝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中,两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在列。
据悉,小米首款汽车为纯电轿车,型号为SU7和SU7 Max,车长4.997米,两款车型最大区别在于功率大小,前者电机功率峰值为220KW,后者为275KW,或为高性能版。电池分别为磷酸铁锂电池(襄阳弗迪电池)和三元锂离子电池(宁德时代(300750)),其中,襄阳弗迪电池隶属于比亚迪(002594)。
公告内容显示,小米牌纯电动轿车产品型号为BJ7000MBEVR2、BJ7000MBEVA1,申报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申报生产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
按照现行的法规,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两个资质才能生产销售:其一,是发改委有关汽车投资企业生产项目的备案,新能源车企需要证明自身的融资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品质保障等多方面实力,得到发改委认可。得到该资质后,企业需要在2年内建设工厂,3年内销售车辆;其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资质,车企需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今年8月,有消息称,小米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准生产电动汽车。如今再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造车入场券”,这意味着,小米已经取得汽车生产资质。
2023年10月,雷军宣布,小米汽车进展顺利,将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根据小米公告,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雷军认为,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10年最宽广的发展赛道。
在今年10月举行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小米发布了澎湃OS操作系统,该系统不仅仅适用于手机等移动设备,还将搭载于小米汽车上。据雷军介绍,小米澎湃OS基于深度进化的Android以及自研的Vela系统融合,彻底重写底层架构,为未来百亿设备、百亿连接做好了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
新能源车进入“战国时代”
今年7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迎来又一重大里程碑――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今年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3万辆和29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和4.1%,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
我国新能源车快速崛起的同时,也出现汽车市场愈发白热化的厮杀。广汽埃安董事会秘书刘飞雷曾表示,“汽车产业正在进入‘战国时代’,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聚焦。”他认为,2023年汽车市场价格战进入白热化,市场竞争进入“淘汰赛”阶段,未来将形成3―5家一流的头部企业。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前五大品牌占据了50.1%的市场销量,预计2030年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销量。
雷军也曾表示,“当电动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
除了造车新势力外,传统车企也纷纷转型入局新能源赛道,且在资金实力、造车经验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为造车新势力提供了一定压力。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供应链、软件、用户、生态、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小米在智能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较其他造车新势力而言有望更快实现年销10万辆且毛利转正的目标,进而打开千亿量级的额外估值空间。但小米造车若要取得成功,将会面临着早期高昂的研发支出投入、后续销量提升以及毛利率何时快速地恢复至健康的水平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