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须因地制宜

  本报记者 王丽娟

  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其中,职业教育因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提升劳动者创新能力和推进劳动力要素充分流动的重要动力源,是促进居民收入提升、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安雪慧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职业教育的贡献不可忽视,这是我国教育职业发展所取得的重要经验。

  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万余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有调查数据表明,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职业教育是缓解劳动力结构问题、人才供需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我国青年就业压力较大,从长远来看,缓解青年就业压力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安雪慧认为,职业教育是提升劳动技术技能的重要路径,必须充分重视并发展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尤其是乡村劳动者素质的重要路径。

  “推进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人口就业能力,赋能产业转型,是我国新发展阶段提升农村居民收入、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安雪慧说。

  如何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发展职业教育。”安雪慧建议,对中等技能劳动者需求增长地区,可适度扩大中等职业招生规模。在需求稳定地区,可重点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特别是加强专职教师和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需求缩小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用工需要,对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作出适当调整。

  “专业设置结构应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充分结合,探索新兴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确保学生和家庭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又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增加家庭收入。”安雪慧说。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近两年,各地探索中职与高职一贯制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使完成中职阶段学习并且通过技能知识和实操选拔的毕业生,可直接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对应专业,继续提升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安雪慧认为,一贯制的培养模式既能满足市场对高水平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和家庭对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探索中职与高职一贯制培养模式,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此外,职业教育必须与终身教育相结合也是安雪慧一贯持有的观点。“职业教育包括本科不是学习者学习生涯的末端,良好的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拓展了就业渠道、提升了就业能力,更打开了接受可持续职业学习和培训的大门,搭建起未来职业发展的桥梁。”她认为。

  “党中央始终将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就业创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内,职业教育仍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和促进生产性就业、增进人民福祉、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安雪慧强调。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须因地制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