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间,香港证监会发布二季度报告。
数据显示,季内新增上市申请50宗,虽环比微增8.7%,但同比却减少了27.5%;不过港股上市申请审核仍旧保持高效,近三年92%的申请审阅时间少于60个工作日。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ETF通启动,港股南向ETF交易维持强劲增长,2023年6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额达46.4亿元,较2022年7月的2.16亿元增长20倍,占当月合资格香港ETF成交额的18.4%。自纳入ETF通后,合资格ETF合共录得425亿元的资金流入,占其截至6月30日管理资产总值的22%。
上市申请同比减少近三成
为上市申请把关是香港证监会的重要职责之一。今年二季度,香港证监会处理了154宗上市申请,其中新的上市申请占50宗,并有53宗已完成审阅。从单季新增上市申请数量来看,二季度环比微增8.7%,但相比去年同期的69宗,则同比减少了27.5%。
不过,港股近几年关于上市规则的改革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二季度,新增的50宗上市申请中,就包括1宗来自采用《上市规则》第八A章所指的具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的申请,5宗来自尚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的申请,及1宗来自特专科技公司的申请。还有一家海外上市公司在主板进行了双重主要上市。
而从上市申请的审阅时间来看,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三个年度内,香港证监会完成审阅了389宗上市申请,其中92%的申请所需的审阅时间少于60个营业日(包括提出多轮意见所用的时间)。
港股IPO市场表现清淡,收购及股份回购同样算不上火热。二季度,港股新增66宗收购及股份回购交易,环比微增3.1%,但同比却减少了16.5%。不过在今年5月,香港证监会就《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回购守则》的建议修订展开咨询,以厘清某些条文并将收购执行人员现行的作业常规编纂为守则条文,预计将于不久之后发表咨询总结文件。
互联互通持续推进
ETF通运行一周年以来,南向ETF交易维持强劲增长。2023年6月的日均成交额达46.4亿元,较2022年7月的2.16亿元增长20倍,占当月合资格香港ETF成交额的18.4%。香港证监会称,ETF通在推动资金流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纳入该机制后,合资格ETF合共录得425亿元的资金流入,占其截至6月30日的管理资产总值的22%。
在该机制下,目前有6只香港ETF合资格作南向交易,同时有131只内地ETF(包括76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买卖的ETF,以及55只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买卖的ETF)合资格作北向交易。
在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下,截至6月30日,获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内地基金共有44只,而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香港基金则有37只。二季度,内地基金录得约人民币1498万元的净认购额,低于上一季的人民币4269万元;香港基金则录得约人民币4.44亿元的净认购额,低于上一季的人民币31.2亿元。
截至6月30日,内地基金的累计净认购额约为人民币10.8亿元,而香港基金的累计净认购额约为人民币151.1亿元。
今年二季度,互换通正式开通。启动当日就有27名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达成交易的利率互换合约的名义价值约为人民币83亿元。截至6月底,在互换通下进行交易的内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合约共有540份,名义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290亿元,而日均金额约为人民币39亿元。
此外6月19日,有24只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推出人民币交易柜台,至今已有9名双柜台庄家参与了相关庄家活动。6月19日至30日期间,上述24只股票的人民币柜台的平均每日成交额合共为人民币1.94亿元,相当于6月19日之前在联交所上市的人民币计价产品的日均成交额的10倍。
二季度收入4.13亿港元
香港证监会同样透露了自身的整体营收情况,二季度共录得4.13亿港元的收入,环比减少33%,但同比增加3.5%。主要可能是受香港市场成交低迷影响――季内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为980亿港元,较上季所录得的1240亿港元减少21%。
而在考虑计入5.14亿港元的折旧后的开支之后,香港证监会还在二季度录得了1.01亿港元的亏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二季度香港证监会收到了1784宗牌照申请(包括1737名人士及47家机构),较上季减少0.3%,较去年同期增加17.6%。尽管如此,截至6月30日,持牌机构及人士和注册机构的总数为48165,同比减少了0.8%;其中持牌机构的数目为3245家,持牌人士为44807家,分别同比减少0.5%和0.8%。
就二季度获批的持牌机构而言,主要以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及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受规管活动为主,分别占51%及37%。获发牌进行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的公司数目也增加11家至2096家。
校对:李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