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郭文培)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推进健康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医药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链现代化提供了关键动力和战略抓手。
2024年健康中国如何建设?医药健康产业链现代化怎么推进?新质生产力如何为健康“上新”?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网推出“第六届中经医药两会沙龙”专题报道,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链现代化”为主题,对话多位医药卫生领域的代表委员。
拥抱数字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两会的热词,“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那么,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新质生产力不是指生产,而是整个产业链创新,形成新的生产力,以匹配国家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培育,各行各业都迫在眉睫。在医药领域,比如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优先培育优良品种;又如无土栽培,促进科学化种植;再如科研突破,通过合成生物学,发现提取化合物,这都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他强调,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科技突破的系统,企业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在全国人大代表、通化谷红制药董事长赵菁看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意义重大。对医药行业来说,就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生命至上,齐心整合资源,为百姓生产出疗效高、质量好的药品。一方面,要以创新引领,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夯实质量基础,建立新时代数字化“3G”体系。
“加快打造现代医药流通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建议着力打造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开放式现代医药流通体系。同时,鼓励各类医药流通主体加速创新转型,向数字化、专业化、多元化综合服务方向发展,以科技创新提升综合服务能级、强化核心功能。此外,培育壮大现代医药物流市场主体,重点支持发展一批医药物流产业园、智慧物流技术创新试点、数字经济物流创新服务平台等。
建立健全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打造生物医药新增长引擎
创新药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药物创新研发的举措和指导原则,创新药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创新药产业如何持续创新?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在研管线占全球35%,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新药研发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仍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亟待稳预期、强信心,推动自主创新,把发展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为此,他建议多措并举持续鼓励药企自主创新。
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总裁李燕表示,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获批新药数量屡创新高。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政策的系统性建构、体系性整塑,进一步发挥好政策的集中组合效应,将充分释放民族医药产业和企业发展新活力。她建议坚持系统理念,持续优化药物研发环境;同时,构建协同创新转化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数字化是生物医药健康行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但如何开展实现数字化亟待规范指引,建议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生物医药健康数字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并构建有效支持生物医药健康行业数字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同时促进研发和应用两端紧密合作,重点打造一批全国性生物医药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说。
全国政协委员、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官朱涛认为,开发联合疫苗是目前疫苗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多联多价疫苗的优势在于可以明显减少接种剂次,扩大预防范围;接种次数的减少能有效降低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偶合症发生的几率。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创新疫苗研发的政策环境,加强各部门间协调,推进与创新能力同步发展的审评审批机制优化,加快创新产品上市;同时,建议建立由国家疾控部门牵头,第三方机构组织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包括疾控、药监等部门参与的专题工作组,梳理国家迫切需要的联合疫苗种类,形成优先需要的疫苗清单,并将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名单。
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作为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就医用药问题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对于赋能基层医疗,代表委员有怎样的真知灼见?
全国人大代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表示,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普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慢性病防治对于保护我国人群健康、减轻经济负担、促进社会发展及家庭和谐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分工协作机制,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构筑畅通的上下转诊通道,为居民提供疾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的全过程、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此外,基层医疗问题和乡村卫生问题都与药物政策息息相关,基药目录调整有必要补充完善更多国产创新药。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以岭药业董事长吴相君建议,从机制建设、内部资源整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着眼关键之年,谋划关键之策。可以看到,“拥抱数字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行业共识,而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经营主体持续创新,更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作为根基。相信未来,随着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蓬勃发展,将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而基层医疗也会有新的发展故事,更好满足人民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