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被风险警示后股价却一路狂飙的“史上最贵ST股”*ST左江,日前被证监会再次点名。
根据证监会消息,*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数据显示,*ST左江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372.21万元,同比缩水9.54%;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9732.73万元,同比大跌28.27%。
在受访人士看来,*ST左江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较高。一方面,如果其被查实严重财务造假,即可能因重大违法违规而被迫退市。另一方面,按照财务退市标准,如若*ST左江2023年营业收入无法达到1亿元,将触及退市指标;如今其前三季度不足4000万元的营业收入尚且涉嫌严重财务造假,2023年全年营收突破1亿元几无可能。
记者从监管处了解到,“零容忍”严查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是其当前工作的重心之一;尤其是对重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空前。用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的话来说,对于欺诈发行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重拳打击,让其“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1月31日,*ST左江一字跌停,股价报收42.42元/股。
“史上最贵ST股”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证监会1月30日的一则通告,让“史上最贵ST股”*ST左江神话难再。
2023年11月24日,*ST左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月30日,证监会公布初步调查结果称,*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严肃处理。
证监会此时发布调查进展别有意味。根据*ST左江1月23日晚间公告,其于1月24日开市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5个交易日。1月30日恰好是其停牌的第5个交易日。
停牌前,早已被风险警示的*ST左江却持续两年多反复上演暴涨暴跌行情。
2022年5月,其股价快速上涨,从最初的37.9元/股,一路上涨至12月8日的149.98元/股,此后有所回落,2023年2月起再度开启暴涨模式,并于5个月后的7月14日触及299.8元/股,刷新其股价纪录,也成为“史上最贵ST股”。
一只ST股,股价却逆势大涨,自然引起监管的高度关注。同年11月24日,证监会对*ST左江展开立案调查,深交所也随即对其进行问询。2023年12月12日晚,*ST左江在回复问询中表示,其于2023年1月确认的1261万元DPU(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芯片销售合同或无法确认为2023年收入,2023年6月的5100万元合同中的大部分同样无法计入2023年收入。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此前*ST左江的股价暴增主要源于搭上DPU概念的快车。DPU利空消息释放后,*ST左江股价自然随之大降。
回复问询的次日起,*ST左江股价大跳水,截至2024年1月12日收盘股价仅剩21.84元/股。
然而,1月15日(1月12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ST左江股价再度大涨,连续6个交易日涨幅累计偏离110.78%,并收获5个“20CM”涨停;1月23日再度触及涨停后的*ST左江开启停牌模式,停牌前股价为53.02元/股。
来看几个关键时点股价,2022年5月初37.9元/股,2023年7月14日299.8元/股,2024年1月12日21.84元/股,2024年1月23日53.02元/股――这意味着*ST左江股价,2022年5月-2023年7月暴涨691.03%,2023年7月-2024年1月下滑92.72%,2024年1月15日-1月23日骤增142.77%。
受访人士认为,如此暴涨暴跌之下,往往难以避免庄家的身影。“小盘股、*ST股坐庄的成本相对较低,股价拉动难度小,容易获得庄家的青睐。与庄家联手操控股价套现获利,是个别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爱好所在。”某投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当股市景气度欠佳时,联手坐庄通常会更为猖獗。”
该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其所认识的一家上市公司只剩空壳,上市公司实控人原本已经在洽谈并购重组,计划将壳卖予另一家非上市企业。然而,2023年8月27日IPO节奏阶段性收紧信号释放后,该实控人放弃并购重组,再次投入联手庄家进行的股价炒作之中。
*ST左江是否涉及庄家炒作尚无官方定论。不过,此前曾有不少游资和北京知名私募多次前往*ST左江调研。根据*ST左江2023年三季报,鸿道投资私募,自然人彭国华、印樱对其进行加仓,自然人唐达远成为其新进股东。
资本市场乱象整治空前严格
对于一些本想借A股磨底期而联手操纵股市大赚一把,或者意图美化财务报表以求数据好看的上市公司来说,此时出手,可谓打错了算盘。
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在2024年1月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市场上有一些观点,一提活跃市场,就认为不能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一说提振投资者信心,就不敢打击欺诈、造假。这种把稽查执法与市场发展对立起来的想法,是不对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活跃市场、提振信心,需要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生态的工作基调,必须始终坚持,一以贯之。”
实际上,尽管A股正在经历反复磨底阶段,但是监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非但未曾减轻,反而愈发严格。
仅就与此番*ST左江被指问题――财务造假相关案例来看,2023年12月3日-12月8日的短短六天内,即有四家上市公司因连续财务造假而被罚没千万左右。其中,*ST慧辰2018年-2022年持续造假,被罚合计1600万元;*ST博天2017年-2021年连续虚假记载,公司被罚1300万元,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被市场禁入7年;*ST太安堂虚增利润、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罚款合计超1300万元;日海智能2018年-2021年“财务大洗澡”,共计罚款940万元。
近五年来,证监会依法调查各类证券期货违法案件近1900件,向公安移送涉嫌证券期货犯罪案件近600件。其中,仅2023年证监会系统审计案件即达350余件,处罚责任主体千余人(家)次,罚没款金额60余亿元。
从证监会近期关于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相关发声来看,也可看出监管“零容忍”严惩资本市场乱象的决心之大。
1月23日证监会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上提到,将依法加强全面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坚守监管主责主业,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求,推动建立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零容忍”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守牢风险底线。
王建军1月24日表示,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对于欺诈发行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重拳打击,让其“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在针对*ST左江涉嫌重大财务造假通报中,证监会再次明确,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严重误导中小投资者交易决策,必须予以严厉打击。证监会将继续保持“零容忍”执法高压态势,从严从快查处各类造假行为,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使造假“保壳”者“应退尽退”,让造假乱市者付出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