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信心逐渐恢复

  编者按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成色好、分量足,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即日起,中国经济时报将围绕2023年经济运行的新亮点和新变化,约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专家进行解读分析,以飨读者。
  
  聚焦2023年度数据解读(1)
  
  漆云兰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恢复之年。全国经济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在促消费政策举措持续发力显效、多部门统筹开展全国性消费促进活动等措施的激励下,居民消费信心逐渐恢复,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当前,促进消费持续增长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增长偏慢、市场预期偏弱、信心不足等不利因素,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应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创新,优化供给,完善消费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定消费预期和信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2023年:稳步回升、创新动能
  
  2023年全社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同比增长7.2%,比2019年同期增长15.6%。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82.5%,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2023年,全国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步回升态势,消费规模已经全面恢复并超过疫情前的水平。突出表现为:
  
  一是居民日常社交生活相关消费率先快速恢复,带动消费市场稳步回升。从全年的情况看,实现餐饮收入为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是恢复最快的消费领域;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以及烟酒类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6%,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长13.3%。
  
  二是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消费升级与降级趋势并行。一方面,商品消费增速有所放缓,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已经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2023年,商品零售同比增长5.8%,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1.4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扩大1.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商品和服务消费降级趋势较为明显。突出表现为客单量下降,消费者普遍更加注重性价比。
  
  三是
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创新加速,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新动能。突出表现为:首先,以直播营销为代表的线上业态创新带动消费能力增强。其次,围绕节庆主体的消费场景创新带动消费增长突出。借助传统大小长假、寒暑假,淄博烧烤节、哈尔滨冰雪节等都成为扩大消费的新载体。再次,以培育打造国际消费城市为载体,创造新消费经济形态。上海、北京、成都、重庆等地打造“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亮点,特别是“首店经济”已成为城市消费水平、城市国际品牌形象的标志和集聚消费实现能力的抓手。
  
  四是新消费热点频出,成为消费新增长点。健康绿色智能消费快速兴起。在健康、环保理念的普及下,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环保属性,绿色、低碳、可持续消费观念正在成为主流。在生活水平提高、疫情反复和技术突破多重叠加效应下,智能家居家电装备集合了AI智能+物联网+日常生活便利化需求等多重特征,绿色智能消费正在进入爆发期。中商产业研究院研究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达7157.1亿元。
  
  应该看到,2023年消费市场恢复总体不及预期,增长不平衡情况较为突出,文化办公用品类产品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产品增速分别为-6.1%和-7.8%,市场消费预期偏弱、信心不足是困扰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
  
  2024年:稳定预期、提升信心
  
  2024年,促进和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并存,收入增速放慢、消费预期偏弱、消费信心不足是困扰消费增长的主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是2024年消费工作的重点。因此,提高收入、稳定预期、提升信心仍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的关键。
  
  第一,促进居民增收,夯实消费基础。
  
  稳定的收入增长是提升居民消费信心的基础。一是提升居民就业质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优质供给;二是以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保障居民稳定的收入来源;三是深化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切实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居民增收,夯实消费基础。
  
  第二,优化市场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针对消费需求出现新变化,对供给侧作出适应性调整和改革。一是以满足居民消费新需求为导向,培育壮大数字、绿色、健康、智能、文娱、体育、国货“潮品”的新型消费热点,释放居民潜在消费需求。二是加快传统产品和服务升级,稳定大宗产品消费。提升新能源汽车、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
  
  第三,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
  
  一是创造和完善放心消费环境。完善重点服务消费领域服务标准。通过黑名单制度和白名单制度等方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形成退换货、质量追溯、明码标价、监管、评价的放心消费制度闭环,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二是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体系,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监管效能,依靠市场化手段实现动态监管,改善产品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质量和意愿。
  
  第四,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消费水平。
  
  2023年,农村消费呈现出较强的活力。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发展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激活和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一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县域范围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形成县城与农村地区要素资源双向流动的良好格局。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农村消费基础。三是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研究,精准把握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优化市场供给水平,切实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
  
  第五,完善社会保障,提升消费倾向。
  

  从中长期看,加强社会保障水平能有效提升居民消费积极性和消费倾向,减少预防性储蓄的增加。重点是加快完善居民生活保障消费的长效机制,在进一步完善住房、医疗、养老等基础消费和服务保障工作基础上,切实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减轻居民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负担,鼓励额外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2024年,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回稳向好形势的巩固,居民消费信心稳步提升,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有望持续扩大。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居民消费信心逐渐恢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